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(茶叶最先是药用还是食用,目前并无统一结论)。相传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;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说:“茶苦而寒,阴中之阴,最能降火,火为百病,火降则上清矣。”到了清代,著名医学家赵学敏著《本草纲目拾遗》,专门讲到了安化茶。赵学敏所说的“安化茶”,到底是哪种茶呢? 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成书于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其目的是拾《本草纲目》之遗,收录《本草纲目》一书所未载,或已载而未备,或虽备而有误的药物。全书共10卷,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、石、草、木、藤、花、诸谷、诸蔬、器用、禽等18类,载药921种,其中《本草纲目》未收载的有716种。作者广泛参考了多种文献资料,结合个人采集种植草药的实践知识和临床经验,对921种药物进行系统考证和论述,并对《本草纲目》中的一些错误作了订正。此外还收集了较多的民间验方、治法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。 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六“木部”中收录包括安化茶、普洱茶、武夷茶、松萝茶在内各种与茶有关的药物25种,书中有关于“安化茶”的介绍:“安化茶,出湖南,粗梗大叶,须以水煎,或滚汤冲入壶内,再以火温之,始出味,其色浓黑,味苦中带甘,食之清神和胃。性温,味苦微甘,下膈气、消滞,去寒。”《湘潭县志》:茶谱有潭州铁色茶,即安化县茶也,今京师皆称湘潭茶。 首先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的“安化茶”形态为“粗梗大叶”。1942年《农报》刊登的《湖南安化黑茶及其制造法》一文中指出:“查安化黑茶之复制,在目前大概可分为陕引、甘引两种,为着市场需要,其复制之手续,亦有繁易之别,而其销场亦不一。如陕引,大多销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绥远、察哈尔一带。甘引则须先运往泾阳,成封后,始销售于蒙古、新疆、青海及俄属西北利亚等地。”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的“安化茶”不是“甘引茶”,而是“陕引茶”。 清乾隆间,也就是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成书的时候,山西曲沃茶商在安化采办陕引茶时,将原料较嫩的茶叶,就地制成散条尖茶。彭先泽在《安化黑茶》一书中指出:陕引茶由茶商在产地收购细嫩茶,运销山西、陕西一带,就叶之细嫩程度,更分为下列各种:芽尖:谷雨节前采制之最细最嫩茶叶,专供制“一斤套”之用,以一百零六皮蔑之小雨筛、精筛极细茶叶,制成一斤一篓之黑茶,每六十篓装入一篾制之套箱,西帮客商多于同籍时,作为高贵之赠品。白毛尖:即芽尖之一种,亦作为“一斤套”之用,谷雨节前采用之,因叶尖有白色,叶片未展开,宛若雀舌,曰白毛尖,各茶号门首,往往有“雀舌未经三月雨,龙芽先占一枝春”之句,可谓写实。天尖:谷雨节后采摘之茶叶,用八十二,八十四,八十六皮蔑之中雨筛筛出踹制而成之陕引大包。贡尖:分头黄两种,头黄用六十四皮蔑之粗雨筛、二黄用五十二皮蔑之四筛,筛出踹制而成之陕引大包。乡尖:又名门市贡,由四十四皮蔑筛所制成之引茶,销场需要极少,现今多不踹制。生尖:不用筛,仅以簸盘拣去大黄叶为“捆尖”之“良子”,所制之陕引大包,多供山西地方消费。捆尖:叶片宽,加以蒸及捆焙之人工,使成条形,拣出黄叶,呈乌油色,为生尖之“进供”,可为生尖并堆之用。 《湖南安化黑茶及其制造法》指出“齐谷雨所采制之茶,列入上生尖堆,立夏后五、六天所采制之茶,列入生尖堆”,从谷雨后到立夏前后采制的鲜叶原料,能够满足要求一定的成熟度,“梗子撑得船,叶子包得盐” 是“粗梗大叶”的真实写照。捆尖因为叶片粗大张开,在筛拣后,尚需蒸软装入布袋,两人反复滚踩,使片状茶成为粗条或折叠状,由于制造费工,成本高,而销售价格又低,延续到民国后期,已经停止生产。而且,根据彭先泽的定义,捆尖实际上可以并入生尖这一类,它作为生尖“并堆之用”,因此,捆尖自然被淘汰。 对照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书中的“安化茶”叙说,我们可以大胆推论,该书中“安化茶”是指与生尖茶,或形态相似的黑毛茶,安化茶能写进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一书,其独特的魅力,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进一步挖掘。